2024年5月18日,在山西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尿素車間,液氨緩衝(chong) 罐氣相管線在進行卡具注膠加固作業(ye) 時,液氨突然泄漏,致使2名正在作業(ye) 的人員以及現場1名巡檢人員中毒暈倒。
液氨是有毒氣體(ti)
廣泛用於(yu) 生產(chan) 作業(ye) 過程中
也是事故發生率較多的危化品之一
氨氣容易液化
氨氣一旦泄漏
造成的危害包括
氣化擴散、中毒傷(shang) 亡
燃燒爆炸、汙染環境等
氨氣危險性知多少?
火災、爆炸:氨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性,如果發生液氨泄漏,遇明火有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的危險性。
中毒窒息:液氨具有較大毒害性,氨若泄漏,遇作業(ye) 場所通風不良、防護措施不當,存在中毒的危險,濃度過高時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nei) 致人窒息死亡。
低溫凍傷(shang) :在氨製冷過程中,液化的氨溫度可達-33C,液氨由容器或管道連接處發生泄漏,噴濺到人體(ti) 或不慎接觸到皮膚,會(hui) 造成皮膚低溫凍傷(shang) 。
腐蝕性:氨氣具強腐蝕性,對接觸的皮膚組織都有腐蝕和刺激作用,短期內(nei) 吸入大量氨氣後可出現流淚、咽痛、聲音嘶啞、咳嗽、痰帶血絲(si) 、胸悶、呼吸困難等,嚴(yan) 重者可發生肺水腫;含氨濕空氣可對環境內(nei) 設備、管道造成腐蝕侵害,引發使用壽命降低或造成其他破壞。
液氨泄漏常見原因:
部分企業(ye) 安全生產(chan) 主體(ti) 責任不落實,從(cong) 業(ye) 人員安全知識缺乏,管理製度不健全;
冷庫設計不規範,違規設計違章建設;
製冷係統設備設施落後殘舊、年久失修、管理不到位;
電氣配備、用電管理不規範,防雷接地和防靜電措施等不落實;
消防設施不完善,安全通道設置不規範;
缺少必要的應急防護裝備和應急逃生演練等。
氨氣泄漏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情況嚴(yan) 重請及時就醫。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汙染的衣著,應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徹di衝(chong) 洗,及時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di衝(chong) 洗至少15分鍾,及時就醫。
氨氣在其儲(chu) 存、運輸和使用過程中,一旦發生泄漏,若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將對人員生命安全構成嚴(yan) 重威脅,還可能造成環境汙染和財產(chan) 損失。
工業(ye) 氨氣報警器具備高精度的檢測能力,能夠實時監測周圍環境中氨氣的濃度。當氨氣濃度達到設定閾值時,報警器會(hui) 立即發出警報,提醒現場工作人員及時采取疏散、防護和應急處理措施,有效降低氨氣中毒和火災爆炸等事故的發生概率。
此外,工業(ye) 氨氣報警器還可與(yu) 控製係統聯動,實現自動切斷氣源、啟動通風設備等功能,最da程度地減少氨氣泄漏帶來的危害。工業(ye) 氨氣報警器就像是安全生產(chan) 的“守護者",為(wei) 工業(ye) 生產(chan) 築牢了安全防線,確保生產(chan) 活動的順利進行和人員的安全健康。
來源:順德安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