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氣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
具有劇du、強氧化性、強腐蝕性等危險特性
在生產(chan) 、儲(chu) 存等過程中
一旦安全管控不到位
可能發生中毒、爆炸等事故
安徽蕪湖“8.29"氯氣泄漏事故
2020年8月29日,位於(yu) 安徽蕪湖鳩江區境內(nei) 的某化工液氯工段在對液氯槽車充裝液氯過程中,發生氯氣泄漏,造成相鄰企業(ye) 19人受傷(shang) 住院、直接經濟損失48萬(wan) 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該化工在萬(wan) 向節(鶴管)存在局部嚴(yan) 重減薄情況下進行液氯充裝作業(ye) ,由於(yu) 充裝液氯壓力超過萬(wan) 向節減薄部位的承載能力,導致減薄部位發生塑性斷裂,造成液氯瞬間泄漏,引起人員中毒。
河北滄州“5·13"氯氣中毒事故
2017年5月13日,河北滄州某橡膠股份有限公司發生氯氣泄漏事故,導致該公司現場員工及附近人員中毒,周邊群眾(zhong) 1000餘(yu) 人被緊急疏散,事故造成2人死亡、25人入院治療。
事故的直接原因:該公司違法改造特種設備,違規在液氯壓力管道上加裝電加熱圈,致使壓力管道管壁在高溫環境下腐蝕加速變薄,最終不能承受管內(nei) 壓力,發生破裂,造成液氯大量泄漏。
雲(yun) 南“9·17"氯氣中毒事故
2008年9月17日,雲(yun) 南某集團電化有限公司發生氯氣泄漏,事故造成71人中毒。
事故直接原因:液氯充裝站操作工將液氯鋼瓶充滿、關(guan) 閉液氯充裝閥後,沒有及時調節液氯充裝總管回流閥,充裝總管短時壓力迅速升高,造成充裝係統壓力表根部閥門上部法蘭(lan) 的墊片出現泄漏。泄漏的液氯氣化擴散,造成操作工和下風向其他崗位的6名操作工以及正在企業(ye) 二期建設項目施工的64名施工人員不同程度中毒。
山東(dong) 德州“5·9"液氯鋼瓶爆炸事故
1985年5月9日,山東(dong) 德州石油化工廠發生液氯鋼瓶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重傷(shang) 。
事故的直接原因:事發時化工廠電解車間液氯工段已充裝6隻0.5噸的液氯鋼瓶,當第7隻鋼瓶即將充裝完畢時,鋼瓶突然發生爆炸。爆炸的氣瓶是工廠1984年購入的舊氣瓶,在充裝液氯前,操作工曾發現瓶內(nei) 流出無色透明的粘稠液體(ti) ,但未引起重視,將氣瓶推到液氯充裝平台上放置,隨後被誤充入液氯。由於(yu) 瓶內(nei) 殘存的芳香烴(事故後查明無色透明的粘稠液體(ti) 為(wei) 芳香烴)與(yu) 液氯發生劇烈化學反應,產(chan) 生高溫高壓,導致氣瓶超壓爆炸。
氯氣報警器
鑒於(yu) 氯氣的嚴(yan) 重危害,氯氣報警器作為(wei) 一種專(zhuan) 門檢測氯氣泄漏的儀(yi) 器,在眾(zhong) 多生產(chan) 型企業(ye) 得到廣泛應用。其主要由氣體(ti) 探測器和氣體(ti) 報警控製器構成,具有靈敏度高、反應精確、誤差小等特點,能夠有效預防中毒、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
工業(ye) 生產(chan) 領域:氯氣報警器在氯氣廠、化工車間、製藥廠、化肥廠、造紙廠、釀造廠等工業(ye) 生產(chan) 場所具有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這些場所中,氯氣可能作為(wei) 原料或反應物使用,存在泄漏風險。氯氣報警器能夠實時監測氯氣濃度,確保生產(chan) 安全,防止工人中毒。
公共設施:汙水處理廠、自來水廠等市政設施在處理或輸送水的過程中可能使用氯氣進行消毒,因此也需要安裝氯氣報警器以防止泄漏。此外,在噴漆房、實驗室等場所,也可能產(chan) 生含氯的廢氣或廢液,氯氣報警器同樣不ke或缺。
儲(chu) 存和運輸領域:煉油廠、油庫、液化氣站、煤氣站、加油站等場所存儲(chu) 和運輸大量易燃易爆物質,氯氣泄漏可能引發火災或爆炸。安裝氯氣報警器可以實時監測氯氣濃度,確保儲(chu) 存和運輸過程的安全。
其他領域:在航空航天、隧道施工、地鐵施工等地下施工過程中,也可能遇到含氯氣體(ti) 泄漏的情況。氯氣報警器能夠提前預警,幫助工作人員及時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發生。
近期
應急管理部組織修訂的強製性國家標準
《化工企業(ye) 氯氣安全技術規範》
(GB 11984-2024)發布
自2025年8月1日起實施
該標準在深刻吸取國內(nei) 外化工企業(ye) 氯氣事故教訓基礎上,聚焦重大安全風險防控,規定了生產(chan) 和使用氯氣的化工企業(ye) 在氯氣生產(chan) 、儲(chu) 存和應急處置方麵的安全要求,增加了排出三氯化氮設施、液氯儲(chu) 罐庫房等場所封閉化、事故氯吸收裝置、液氯氣化、異常工況處置、危險區域人員數量管控等安全要求,並整合了《液氯使用安全技術要求》(AQ 3014-2008)的技術內(nei) 容。
該標準的發布實施,將為(wei) 生產(chan) 和使用氯氣的化工企業(ye) 安全風險防控提供重要標準支撐,有力推動相關(guan) 企業(ye) 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來源:中國安全生產(chan) 網及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